在煤气发生炉的平稳运行,跟其内部结构组成是分不开的,所以我们在进行使用前,首先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一定的了解,可方便我们对设备的使用,同时也为日后的维护保养提供便利,那么其结构有:
按照煤气发生炉内气化过程进行的程序,可以将发生炉内部分为六层
(1)灰渣层;(2)氧化层(又称火层);(3)还原层;(4)干馏层;(5)干燥层;(6)空层。
其中氧化层和还原层又统称为反应层,干馏层和干燥层又统称为煤料准备层。
2、对于固定床煤气炉有多种结构型式,按不同部位分述如下:
(1)加煤装置:间歇式加煤罩、双料钟、振动给煤机、拨齿加煤机。
(2)炉体结构:带压力全水套、半水套、无水套(耐火材料炉衬)、常压全水套。
(3)炉篦:宝塔型、型钢焊接型。
(4)灰盘传动结构:拨齿型、蜗轮蜗杆型。
煤气反应炉的内部结构层较多,在对其进行了解时首先要对其配件原理进行了解,可方便我们日后使用中的拆卸与安装,同时了解其结构也可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设备故障的原因,从而为我们节省时间,提高工作效率。
煤气发生炉气化指标:
1、煤气出口温度,一般控制在450℃—650℃即在580℃左右时加煤(根据实际情况)
2、混合气饱和温度在50℃—65℃,此温度为气包内蒸汽送入一次风机输送管后与空气混合的显示温度。
3、一次风正常工作压力为100—200mmH2O,变频调频在30—45HZ以内(根据实际煤种情况作适当调整)
煤气发生炉生产操作要点
1、加煤及出渣:加煤时要做到“快、均”,一般在10—40分钟加煤一次(根
据煤气用量)。通常有煤气出口温度的高低以及烧嘴的喷火状态来判断,煤气出口温度高,说明料层较薄,应增加煤量,烧嘴喷火无力,且火色偏红,甚至有少许黑烟,说明煤气不足,煤气炉料层可能烧穿或有结渣现象,应加煤或打钎、出渣。
2、看火与搅火:操作正常时,炉内煤层表面呈桃红色,且有均匀暗黑斑点。为了使燃料沿截面均匀分布,要打碎结渣和消除煤层中的搭棚现象,应根据炉内各层次分布情况进行打钎调整,以保证正常气化。
3、上、下钟罩操作:发生炉正常工作时,上、下钟罩必须处于关闭状态。加煤时,上、下钟罩操作顺序是:当煤进入第一节煤斗时,且炉盖已经处于闭合状态,打开钟罩(下面手柄),当进入第二节煤斗时,关闭上钟罩,打开下钟罩(上面手柄),当煤进入炉体内,关闭下钟罩。操作时必须做到两个严禁:严禁上钟罩常开,严禁上下钟罩同时打开。并定期清理水封槽内杂物,确保炉盖密封。
4、减少结渣操作:根据不同煤质及煤气成分,合理配比水蒸气的用量。合理掌握结渣节奏,坚持勤出灰,少出灰,必要时进行打钎出渣。
5、为及时了解炉内情况,每小时必须测钎及量空气一次(空气层保持在观察口往下1.8m左右)并观察氧化层的厚度及颜色,观察渣层的厚度及掌握插钎的手感,并做好生产煤气原始记录(£3200的煤气炉空气层为2—2.1m左右)。